news

拔牙或不拔牙?矯正前必讀的評估指南!

拔牙或不拔牙?矯正前必讀的評估指南!

牙齒矯正(齒顎矯正)就像幫牙齒搬家,把位置不對的「住戶」慢慢移到合適的位置。醫師會透過矯正器給牙齒施加輕微的壓力,讓齒槽骨重新塑形,達到整齊排列的效果。但如果「房子」空間不夠該怎麼辦呢?這時就可能需要利用拔牙來「拆除舊建築」,給新佈局創造空間。然而,拔牙不是每個矯正患者都需要的步驟,接下小編就來告訴大家,什麼情況下需要拔牙,以及還有哪些其他選擇吧。

什麼狀況下矯正需要拔牙?

拔牙聽起來可能讓人有點緊張,但其實它是為了幫助矯正更順利進行的一種方式。當然並非所有矯正療程都必須拔除牙齒,但若有以下幾種情況,那麼可能就需要評估拔牙的必要性了。

齒列擁擠:就像一條街上住太多人,牙齒「擠爆」的情況下,矯正就需要拔掉一些牙齒,這樣其他牙齒才有空間可以移動。

前牙突出:如果牙齒過度向前傾(如嘴突、暴牙),會影響外觀甚至咬合功能,拔牙能讓牙齒有更多空間向內收合,使矯正後的齒列及臉型更為協調。

咬合問題:深咬、反咬、齒列過於凌亂或其他複雜的咬合情形,有時也需要藉由拔牙提高矯正的效率。

專業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會根據每位患者的條件,仔細評估是否需要拔牙,確保治療計畫能既有效果又符合個人需求。

不特意拔牙也能矯正?看看其他選擇!

如果聽到拔牙讓你有點抗拒,別擔心!有些情況下,醫師也會採取其他方法來創造矯正所需的空間。

拔除狀況不佳的牙齒或智齒:

一般來說,矯正所拔除的是功能性較低的小臼齒,但假如口腔中本來就有預後較差的牙齒(如嚴重蛀牙、斷裂、根管治療後的牙齒),那麼就可以順勢拔掉,不僅可以創造空間,也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;同樣的,位居口腔最靠後的智齒,對整體排列影響較小,但拔掉它可以讓矯正更順暢,同時避免智齒可能引發的隱患。

骨釘輔助:

當牙齒需要較大幅的移動,或移動較為困難時,可以使用骨釘來提供額外的力量,幫助牙齒挪到理想位置,除了可以減少拔牙需求,也有機會縮短矯正時間,對於改善嘴突更是有不錯的效果。

擴弓治療:

對於成長中的孩子,可以透過牙弓擴張術來擴大上顎寬度,這樣就能在不拔牙的狀況下創造更多空間;不過擴弓治療並不是人人都適合,如果年紀過大、暴牙或牙弓過於狹窄,那麼不僅擴弓效果有限,甚至還可能引發其他咬合問題。

牙齒矯正是一項較為複雜的牙科療程,該用什麼矯正方式、是否需要拔牙或採用其他輔助療程,這些都沒有絕對的答案,需要由專業醫師進行完整評估後才能做出決定;台中聯強牙醫診所的張嘉容醫師,是衛福部定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,扎實的專科訓練及多年的臨床經驗,讓張醫師更能根據患者的需求設計合適的矯正方案,面對複雜的齒列狀況,也能善用各種矯正工具及輔助療程讓結果更符合預期;最後小編也提醒大家,在矯正完畢後千萬別忘了帶上維持器,這樣才能讓牙齒在「新家」安穩落戶,保持自信迷人的和諧笑容。

返回頂端